发布日期:2025-10-08 17:32 点击次数:113
从来没有一个省份像河南这样,成为“地域党”调侃的对象。真实的河南被蒙上一层面纱……
河南省位于华北平原南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,界于北纬31°23′-36°22′,东经110°21′-116°39′之间。河南有一望无际的平原,也有占全省面积44%的山区。河南是中国建都历史最长、朝代最多、数量最多的省份,有“一部河南史,半部中国史”之称。它曾繁盛达巅峰,也曾衰落至谷底,很难用一个词来概括河南。
图片
太行山
图片
1亿年以前,太平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,古老的华北板块发生断裂,太行山呈弧形在河南西北部隆起。受断层影响,太行山面向河南的一侧极为陡峭。林州的太行大峡谷落差接近1000米,交通极为不便。郭亮村村民劈山开路,创造挂壁公路的奇迹。
图片
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,在山地迎风坡形成降水。雨水沿山崖冲出山谷,坡度变缓,河道变宽,泥沙沉积形成冲积扇。这里土壤肥沃,水源充足,又能避水患,人们逐水而居建了许多古村落。
图片
公元前1300年左右,商王盘庚将都城迁至太行山山麓冲积扇边缘,安阳出现。太行山提供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,造山运动又让很多矿藏裸露地表,人们捕猎、制衣、建屋、冶铸青铜器。他们将知道的天文地理、农牧祭祀等记载在甲骨或青铜器上,这就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文字系统。殷商之后,以邺城为中心,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六国的都城,安阳成为七朝古都。
图片
秦岭
图片
秦岭是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碰撞后,断裂抬升而成。其东端伸入河南西部,分布着嵩山、崤山、熊耳山、伏牛山等一系列山脉,是河南省面积最大、山地最密集的区域。
中岳嵩山最高峰海拔只有1512米,但是在平地之上拔地而起,显得格外高大。伏牛山属于褶皱山系,没有太行山陡峭,但规模巨大,1500米以上的山峰分布广泛。主峰老君山海拔超过2200米,相传是道教始祖李耳(著名的“老子”)的归隐修炼之地,被称为“天下无双圣境,世界第一仙山”。老君山还是长江、黄河的分水岭。
伏牛山群山连绵,水汽充足,河网密布。《水经注》记载,古代豫西地区河流多达170条。因河流众多,形成比冲积扇面积更大、土层更深厚的冲积平原。冲积平原更适宜人类生存,洛阳盆地便是一例。古人称“四面环山、六水并流、八关都邑、十省通衢”,这也是洛阳成为十三朝古都的原因。
桐柏山——大别山
图片
桐柏山——大别山位于秦岭东南,因造山带发生断层而形成。山脉呈西北——东南走向,是河南、湖北两省分界。这里属于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,冷、暖气团比较活跃,成为淮河的发源地。大别山与伏牛山合围形成南阳盆地,盆地北侧缺口是南北交通要道,楚文化发源地——南阳便诞生于此。
大平原
图片
河南的高潮是大平原时代。黄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,冲破太行山与秦岭的封锁,进入河南中东部因下沉形成的低地。黄河肆意奔流,北夺海河,南侵淮河,携带的泥沙参与塑造了华北平原。华北平原沃野千里,水系纵横。除了天然河道,古人还大量开凿运河。东京汴梁(开封)依靠平原和水系,成为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。以开封为中心的河南,引领宋朝达到了人类物质、文化生活前所未有的高度,国民人均收入超过康乾盛世。据史料记载,北宋的城市人口数量高达20%,而清代中叶的城市化率仅为7%。
图片
文明
历经造山、造水、造平原,一个清晰、完整的河南形成了。繁荣时期,河南向外传播文明。衰落时期,河南人逃离中原,也是文明传播。南宋初期的临安,河南人迁入者占了多数,商店、药铺、寺庙都是开封人开设或建造。直到明代,还有人感叹杭州人的开封口音。江苏、福建、江西等省也有类似现象。学者们不完全统计的4820个汉族姓氏,起源于河南的有1834个。300个大姓中,源于河南的有171个。可以说,不管是繁荣时期还是衰落时期,河南都深刻影响着中国。
饭碗
图片
今日之河南,始终坚持把粮食安全摆在各项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。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粮食产量数据,全国粮食总产量68653万吨(13731亿斤)。其中,河南粮食总产量6789.4万吨,位居全国第二。“国人粮仓”“国人厨房”“世人餐桌”的地位不断提升,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,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上一篇:手诊手相——消化系统慢性胃炎
下一篇:没有了